甲子忆芳华,我与中传一起走过

来源: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浏览次数:1388发布时间:2018-12-06


情系广院  呕心沥血

1989年9月7日 主持校庆30周年大会留影

1984年开始,赵玉明老师由一位单纯业务型的教学老师转入领导岗位,先后担任新闻系副主任、主任,19893月,担任广播学院副院长,直至1998年,62岁的他“超期”退役。在此期间,学院的整体面貌和办学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渐成为培养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的重镇学府。

1980年学院教学结构调整时,新闻系被重组为新闻、播音、文编、电视四个系,以及新闻研究所和语言文学部。赵老师接任新闻系主任后,与全系教职工一起,做了许多工作:筹建了全国第二家广告专业;专科、本科、研究生甚至面向社会的函授班均发展起来,办学层次明显提高;形成了新闻系第一代教材,从理论、历史到实务,面面俱到;倡议编纂《广播电视简明辞典》,策划成立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播电视史研究委员会,并为广院争得一席之地,对内对外扩大了新闻系的影响。

如今,提起雷速体育:三大奖项——“中央三台奖”“星光研究生奖”“周恩来班”,每一个传媒学子再熟悉不过。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时任北京广播学院副院长的赵玉明老师付出的汗水与辛勤。

1989年,刚刚履职的赵玉明老师拜访了“中央三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的台领导和人事部门,协商设立“中央三台奖学金”。赵老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评奖时邀请台领导一起参与,评选出的也是三台最需要的优秀人才,这是‘双赢’。”经过赵老师等人的努力,“中央三台奖学金”成功设立,奖金也逐年递增。该奖项成为第一个面向全校的社会性奖学金。在此之后,赵老师积极牵线搭桥,北京星光集团等企业先后在广院设立了“星光研究生奖”等奖项,实现了校企间的合作,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铺就了道路。一直以来,赵老师对周恩来总理的人格魅力充满敬意,致力于总理题词的研究;周总理也为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有鉴于此,他建议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机构协商,设立了“周恩来班”。在评选、学习中勉励同学们志存高远,传承伟人精神。

为了激励学生,赵老师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2010年,他指导的博士毕业论文获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这是中国传媒大学第一次获此殊荣,学校因此奖励赵老师30万元,他用这笔资金设立了“赵玉明教授研究生助学金”。对助学金的发放,他进行了充分考虑:“我的奖学金,针对那些学习成绩尚好但不拔尖,家庭条件相对困难的学生。”提到自己的贡献,赵老师说:“首先,指导学生获得的钱要花在学生身上;其次,这是集体的努力,不是我个人的成就。”他动情地回忆:“我上北大的时候也曾享受过助学金的资助,这算是对学校和社会的一个回报吧。”面对获奖同学,赵老师殷切期望:第一,诚信,这是立身之本;第二,励志,“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第三,感恩,回报父母、回报学校、回报社会。做好这六个字,受益一生。

捐资设立本校“赵玉明教授研究生奖助学金”授牌留影

在此之外,担任雷速体育:的九年时间里,争取部级科研立项、推动建设211工程、图书馆建设……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赵玉明老师的身影。“三千多个日日夜夜,忙于日常科学教研、行政事务工作,个人经历酸甜苦辣,但也确实做了几件对于学校建设长期有益的实事。”回忆起那段经历,赵老师说的很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