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俐:很幸运一直走在教书育人的路上

来源:官微浏览次数:53发布时间:2020-01-07

编者按:赵俐,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现任播音主持创作基础部主任。先后主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学校的多个研究项目,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校级“211工程”科研项目。著有《播音主持语言表达的个性化思考》《普通话教学新路》等专著,发表论文20余万字。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演播《试飞英雄》《大国担当》等多部长篇纪实文学。从教以来,先后荣获北京广播学院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广播电视学会播音学会论文一等奖、中国传媒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文科项目类)一等奖、“中国传媒大学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近日,赵俐老师荣获“第十五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感谢学校对我的认可,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所有奋战在教书育人一线的老师们。”谈到获得“北京市教学名师”称号的感受,赵俐这样说。回望来时路,能够留在母校,成为一名在三尺讲台上用心耕耘的老师,最初的积累与感动不得不提。


求学数载,师恩难忘

赵俐坦言,自己的求学之路离不开老师们的相伴,他们不仅给予她专业的启迪与示范,更让她感受到为人师表的责任与担当。

1989年,赵俐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文艺编导专业,文编专业的系统学习让赵俐在文学、音乐、戏剧等方面有了一定积淀,正是读书期间养成的文学和艺术学素养让赵俐在接下来的专业研究中有了更多视角和思考。

1993年,成绩优异的赵俐保研到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跟随李钢教授继续深造。“李老师是一位极具个性和智慧的老师,他在播音发声、普通话语音、语音实验分析、医学嗓音研究、播音主持教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研究,跟随李老师学习,受益匪浅。”赵俐告诉记者,学院众多老师的悉心培养引领她走上了播音主持专业的研究与教学之路。2001年,赵俐追随于根元先生攻读在职博士,研究应用语言学。于根元老师、张颂老师、陈章太老师、李宇明老师等众多老师严谨的学术态度、对前沿问题的持续关注、对社会问题的关切,都深深地影响了赵俐。对播音主持有感性认识的她强化了辩证思维方法,对语言和人更为敏感,对教学和研究的兴趣也愈发浓厚。


赵俐与硕士研究生导师李钢教授合影

赵俐与博士研究生导师于根元教授合影


对陪伴她一路走来的恩师,赵俐心存感激。爱和兴趣的种子逐渐播种并生根发芽,这也成为她实现教书育人梦想的最初动力。


因材施教,育人有道

1996年,赵俐留校任教。初为人师,内心难免困惑。学院领导和同事的帮助让她逐渐适应了角色转变,也愈加明晰了肩负的职责。


赵俐和王璐老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