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台球课 提供更多选择
“2012年我申请并开设台球课,”石磊说,“体育大学有一个培养目标叫一专多能,即自己的专项要过关,再接触更多的项目,这样才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出更多的课程。”因为对台球的喜爱,2012年,借助学校现有资源,石磊申请开设了台球课,先从选项课开始。由于台球不是石磊的专项,所以他也在一边教学一边学习,不仅拿到了国家二级裁判员证书,也拿到了台球相关的培训结业证明。
“以前接触的少了点,但是自己喜欢,通过正规的学习之后我对这个项目有了不一样的认识。这个项目还是很大众化的。”
↑石磊在课上
石磊与同事们一起,在不断提高教学理念的同时,也致力于台球课程在北京高校中的普及。2012年,雷速体育:成功举办了北京高校个人台球赛和学校团体赛,并邀请全国各地的高校参加比赛,比如同济、复旦、浙大等。经过努力,2013年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台球分会正式成立,中国传媒大学成为主席单位。台球分会承担了教学推广和竞赛组织等多种职责。自那以后,台球运动在北京高校有了更为广泛的基础,使得更多大学生接触到它。
随着影响力的扩大,参赛高校逐渐由邀请参赛变成主动报名参赛。由于处在传媒大学这一良好的平台,借助得天独厚的传媒优势,从第一届比赛开始,CCTV5、BTV6、中国教育电台、国际广播电台、北京体育广播等媒体都会对赛事进行报道。媒体的力量是强大的,有了媒体的宣传之后,台球比赛越办越好。
“我们的目标除了建立良好的教学体系之外,还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竞赛体系,使得竞赛和教学相结合。我们现在还在研发一些辅助教学的电子产品,尚未推行出来。一旦推行,可能不光服务于我们的教学,还可以应用于所有的大学生体育教学当中,延伸到大众体育之中。毕竟我们是主席单位,所以希望能把这个项目做的更好,希望能有更多的学校开设这方面的课程,扩大覆盖面。”
注重教学 “从兴趣出发”
因为中国传媒大学并不是专业的体育类院校,绝大多数同学也不是体育特长生,所以石磊深深感到,体育方面的教学方法应有所改进,不应模仿他在体育大学的教学方法。“体育大学的同学有体育基础,对于每一个专项,从身体素质、身体协调性来讲,普通院校的学生一般难以达到,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应有所改进,不应该死板地按照传统方法来教。”
因此,从兴趣出发,让同学们对项目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成为石磊的教学目标。产生兴趣之后,同学们对练习的目的性、积极性、主观能动性都会提高,如果没有兴趣,纯粹为了应付考试、应付课程,那样教学效果就会打折扣,课堂氛围会沉闷死板。
其次,因为各个项目都有比赛活动,所以石磊想着从看比赛入手,引导同学们,再通过课上的学习和专项的练习,大家能够理解规则,看懂比赛,最后对这一项目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体会。
“并不要求自身水平达到多高,但是能知道比赛的精华在哪里。比如我们学校的电视、播音等相关专业的同学,以后可能会做和体育相关的一些台前的工作。做摄像,如果不知道规则,重点就难以把控;做播音员,如果不知道规则,就可能在解说中产生笑话。因此一个是兴趣,一个是了解比赛规则。这就是我授课过程中的心得。”
除此之外,石磊还会采用一些特殊的教学方法,推行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例如,除了课上教学,课下他会结合多媒体,将一些与课程相关的现有视频、电子版教学资料通过微信群发给同学们,让同学们做到在课下也可以持续关注体育项目。而通过课下的了解,课上也会有目的地想要达到一个目标。这样课上课下相结合,教学效果更好。
因为教学效果好,项目普适性强,课堂气氛轻松有趣,石磊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上过石磊课的学生都奔走相告,不断向其他同学推荐他的体育课。因此每年在选体育课时,选择台球、垒球课的同学均不在少数。对于这一现象,石磊非常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他没有想到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选他的课,他根据自己理解总结出三点:“第一个是台球上课环境的魅力。我们学校台球教室的设施在全北京、全国的高校中属于较好的一家,设备很好,教学环境很好,是其他学校不具备的,这个环境就很有吸引力。而且不怕风吹,不怕日晒。
其次是项目的吸引力。台球和垒球对于多数同学来说是新鲜的,之前接触较少。台球是大家都知道但是没怎么玩过,垒球更是可能连见都没见过,所以说对于年轻人来讲追求新鲜事物比较有吸引力。
第三是垒球球队的宣传和比赛的吸引等一些方面吧。垒球课上我都会安排一些比赛内容,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能懂比赛,很多项目练了半天,光技术提高却没有投入到比赛中,是没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