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我世界,先贤相伴行

来源: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浏览次数:2434发布时间:2018-12-06

人生漫长,师恩难忘

作为一名青年学者,沈皛在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上都取得颇高成就。他告诉记者,“这离不开三位导师的指引陪伴:李大康教授、关玲教授,廖祥忠教授。”

2008年,沈皛通过考核,进入教育部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新实验区,结识了古典音乐泰斗李大康教授。大四时,他选择了“川剧录音”作为毕业论文研究方向。李老师提供了自己研究时大量手稿资料,指导他设计了十几场不同环境的录音方案,并亲赴四川,几乎全程跟进,这才有了将近三万字的本科毕业论文。在此基础上,李老师鼓励引导,建议他拍摄一部相关主题的纪录片,《角色》诞生,这也是沈皛最早的纪录片创作经历。期间,他跟随川剧团四处漂泊;为了能够采访时任央视戏曲频道主持人白燕升,他在门口足足等了1个多小时,而这样的努力换来的是“处女作”的双丰收:《角色》拿下了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和“中国大学生电视节”优秀作品奖。保研后,沈皛前往宣汉支教,为期一年的时间里,在原有创作基础上,他查阅了大量资料,在租住的小屋里完成了第一部著作《川剧录音制作及赏析》,填补了中国戏曲录音著作的空缺,中国剧协副主席魏明伦亲自为之作序,并获得了四川省政府颁发的“巴蜀文艺奖”。

关玲教授习惯叫我“沈三白”,提起自己的硕士生导师,沈皛有些腼腆地笑了起来。硕士阶段,沈皛将研究重点转向了传统文化视阈下的电视文艺,并拍摄了纪录片《木雅,我的木雅》,此后完成了二十三万字的专著《源流——中西文化论谈》,这一切,都离不来关老师的悉心指导,她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会读书,学做人”。

拍摄《木雅,我的木雅》时,沈皛获得了难得的体验。住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缺乏蔬菜水果,很多人都患上严重的口腔溃疡;高寒缺氧,每天5个多小时的空镜拍摄让他们体力不支;一次,为了采访深山里的藏族女孩,创作团队在一条险峻蜿蜒的山路艰难跋涉,没有路标,也没有手机信号,并且事故多发,危险性不言自明。几乎“探险”的拍摄过程丰富了沈皛的人生阅历,也让作品更有分量。《木雅,我的木雅》获得了中央电视台“活力中国” 纪录片评选社会人物类优秀作品奖等多个奖项,并被国务院新闻办和文化部外联局选中,翻译成八国语言,成为对外形象宣传片。《源流——中西文化论谈》也被评选为2015全国教育工作者推荐读物。

说起如今的博士生导师廖祥忠教授,沈皛又一次不自觉地笑了,他回忆起了初见廖老师的景象:一进办公室,就被老师茶几上厚厚的三摞书籍吸引了。此后,如果老师在办公,他便在一旁翻看,嘴里还振振有词:“这本我有上集”“咦,这本又出新版本啦”。慢慢地,关系熟络起来,廖老师笑称他“书呆子”。

对于廖老师的言传身教,沈皛颇多感慨。廖老师有一个坚持了二十多年的习惯,每天都会随身携带工作本,记录一天要事,有新想法也随时记录。而这一做法感染了他的学生们。身在廖老师门下,除节假日,每人每天需精读一篇文章,并写下心得,相互点评,年终汇集成册。这一看似“不可能实现”的任务让沈皛收获“意外之喜”:《记住乡愁》第一篇稿件完成时,文字的干净、整洁让剧组领导刮目相看。而更启发沈皛的则是廖老师“经世致用”的为师主题,他经常说:“不能只说不做,要学以致用,多做实事。”在《记住乡愁》创作最艰难的时候,是廖老师鼓励了他:“要坚持,尽己所能多为传统文化做实事,要对中国历史文化负责任、有担当。”在此基础上,沈皛摸索着用禅宗的思想来重新解读纪录片创作,形成第三部著作《纪录的路》。谈到这里,沈皛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没有廖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不会有我在《记住乡愁》的成功,更没有今天的我。”

常言道:你所走的路,决定了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三位恩师的指点影响,让沈皛选准了纪录片创作之路,也让他形成了严以律己、严谨治学、真诚为师的态度。如今,沈皛也已开始任教,这种精神正在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