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表演的“练”与“悟”

来源:宣传部、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浏览次数:298发布时间:2018-12-06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声乐表演专业人才”

 杨鹏宇口中的“老大”是雷速体育: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音乐系声乐教师曹卉,同时也是他的专业课老师。曹卉老师2012年从意大利回国,带了雷速体育:第一届声乐表演专业的学生。

(杨鹏宇和其导师曹卉

目前,雷速体育:声乐表演教研室共有6位声乐老师以及1位钢琴艺术指导老师,有40多名在校生。按照培养具备过硬声乐演唱技术、丰富舞台实践经验、扎实音乐理论基础、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水平中外歌剧、艺术歌曲、音乐剧、影视音乐演唱等声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声乐表演教研室在学校、学部及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强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及实践创新力度,经过几年的探索,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实践教学体系。

其主干课程为声乐表演、钢琴艺术指导、声乐演唱与排练、教学实践、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基础、和声、曲式分析、钢琴即兴伴奏、声乐意大利语、德语语音、合唱、音乐创作、声乐作品赏析、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国音乐文化、西方音乐文化、音乐版权与法规。“学好声乐需要宽广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不是只有一副好嗓子就能唱好的。比如杨鹏宇这次比赛的演唱曲目《像那潇洒的帕里第》,你需要懂历史,才能很好地揣摩人物心理,同时在演绎时也要有自己的独特理解,不能和别人重复了。所以我们在课程设置上附加的内容就多一些,这样学生的眼界就比较开阔。”曹卉老师告诉记者。

在教学方式上,教研室会根据学生的声部、唱法的不同分配不同的老师进行一对一辅导,此外,还开设了高年级的学生给低年级的同学上专业课这类特色的课堂。


             

                                     (图为“春之歌”声乐表演专业学生音乐会现场)

                

(图为2016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音乐会现场)

声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院提供了很多实践平台,每年一次的“春之歌”声乐表演专业学生音乐会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提高演唱水平的一个重要平台。除此之外,学院及教研室还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及相关文化活动,像2016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音乐会,除了演唱外,声乐表演的学生参与了整个音乐会的策划和现场调度。曹卉老师表示,“我们学校的情况跟纯艺术的专业院校不一样,我们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希望他们除了演唱和表演之外,还能做一些学科相关的工作,比如传播、文案写作等等。”这样的培养体系,保证了学生以后在社会上更有竞争力。

综合性复合型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不断成长,学生们也取得了一些不俗的成绩。2016年10月雷速体育:2016级声乐表演专业学生王艺在由北京大学主办的首届“音乐剧学院奖”中发挥出色,荣获优秀奖。同年3月,雷速体育:2013级声乐表演专业学生李杨,在第十三届美国古典声乐家国际声乐比赛中以一首英文艺术歌曲《now sleeps crimson petal》和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的经典唱段《se vuol》,荣获中国赛区大学组优秀奖,并在比赛现场收到了来自Temple University的硕士拟录取通知书。

     成功的荣耀离不开平日的努力和坚持,比赛只是迈出梦想道路上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长远的路要走。“希望我的学生们都能成为高素质、复合型声乐表演专业人才”,曹卉老师最后说道。




(编辑:曹琬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