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虹:媒体融合时代主流传播的坚守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8-12-04浏览次数:2167文章来源:环球网

11月30号下午,由人民网人民视频主办的“2018可视化传播峰会”在“天府之国”成都举办。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电视学院院长高晓虹教授发表了题为《媒体融合时代主流传播的坚守与创新》的主旨发言。

 

 

全文如下: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可视化传播”峰会。在峰会上,我们将探讨拍客、短视频等等可视化传播形式,都是很前沿的内容,代表了信息传播的新方向、新潮流。

当下,不仅新闻传播业界受到了新媒体的影响,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以短视频为代表的全新媒介形态,我们的受众也和以往不同—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达 98.3%。

新闻院校主流传播:坚守与创新

面对庞大的网络用户,主流传播要如何转型、该走向何方,是大家探讨的热门话题。新闻院校是主流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处理好坚守与创新、传承与发展的关系,既要更新理念、创新实践,跟上新媒体发展的脚步,也要充分认识到,无论技术如何升级,传播的要义不会变、媒介的本质不会变。未来,即使电视“台”不在了,电视“机”没有了,“视听”依然永恒!所以,如何立足国家战略,将新理念、新技术融入教育教学,推出具有正能量的好作品、好成果,让视听传播焕发新的生机,应该成为新闻院校的重要任务。

我们今天论坛的主题是“可视化传播”,下面我想结合我们的教学实例,谈谈新闻院校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用新理念、新方法开展教育教学,为主流传播培养立场坚定、本领高强的全媒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讲好中国故事。

先请大家看一张照片,这是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的朱羽君教授在接受采访,我们的团队正在拍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人物志”系列专题片。

从教50年,朱老师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她创立了中国电视摄影构图学,开创了纪实影像的研究与实践。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是中国电视快速发展的年代。在业界,当时中央电视台播出了朱老师主讲的《摄影艺术讲座》等教学节目,年轻的记者们听着她的课,跨入了电视专业的门槛。

今年9月10日教师节,我们与中国广播电视学与新媒体研究会联合发起的12部系列专题片——“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人物志”集中上线,向教师节致敬。现在,大家在人民视频、在腾讯新闻都可以看到这些作品,用鲜活的影像记录了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展现新闻传播专业的名师风采。

回顾12部作品,这是一次专业创作,也是在用可视化的手段,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留下宝贵的资料,写下难忘的篇章。

一方面,邀请老前辈们走到镜头前,回溯往日教学、展现当下思考,梳理贡献与成就,讲述他们中国足彩网:新闻传播教育的鲜活记忆。

另一方面,由年轻人对话老教授,本身也具有“传承之意”,通过聆听老一辈的教诲,倾听老一辈的故事,了解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脉络,将立德敬业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将为祖国书写、为人民立言的职业理想发扬光大。

今天看来,这些作品不仅是专业创作的成果,也具有非常珍贵的史料价值。作品所记录的,是中国教育的耕耘者、是中国高等教育的践行者、是中国新闻高等教育的拓荒者。我们相信,这些作品一定会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事业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留下永远的记忆。

好记者讲好故事

从2014年到今天,“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是由中国记协每年开展的新闻界的重要专业活动,已经举办5年了,每年11月8日记者节,央视都会推出大型晚会,邀请好记者走上台前,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

再请大家看一组图片,这是在10月份拍的,今年10月12日、13日举行了“好记者讲好故事”的初赛,10月16日举行了复赛,11月8日是央视的晚会,我们的师生团队拍摄了这次比赛的全过程,记录下了许多难忘的瞬间。

“什么是好记者”?这是新闻界永恒的命题。

习总书记曾说过,新闻传播队伍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确的新闻志向、坚持正确的工作取向,做政治坚定、引领时代、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在今年宣传思想会议上,习总书记又对宣传思想战线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坚持“四向四做”,切实增强“四力”,成为新闻工作者努力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

在业界前沿,好记者讲述好故事、好作品呈现好故事,通过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报道,构筑了立体多彩的新时代、新景象。

在新闻院校,我们将好记者、好作品作为案例,开展记者研究和作品研究。

我们将学生带到了“好记者讲好故事”的现场,带领学生认真研读每一个获奖新闻案例并将它们制作成H5作品,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让他们在新媒体创作中锻炼本领,成长为善用“十八般兵器”的全媒化、复合型人才。

另一方面,让他们在沉浸式的学习实践中,向好记者学习、向好新闻学习,坚持正确导向、增强理想信念,成长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闻后备人才。

光明影院:黑暗中对话体验

再请大家看一张照片,这是位于成都锦江区滨江东路的“黑暗中对话体验馆”,可能成都的朋友听过、去过这个地方。昨天,我和我的团队一起到了这里。30分钟,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下,体验视障人士如何过马路、走盲道。

走出黑暗的空间,我们感慨万千:

1.在黑暗的环境中,相互搀扶,才能有支撑、有依靠、有安全感。

2.声音提示对于盲人非常重要,要有声音告知哪里下坡、哪里上坡。

3.盲人生活非常不易,扶贫济困、参与公益,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担当。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

今年9月14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成为大会的共识。

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壮大,不仅关系到残疾人本身,也从一个群体、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良好形象,帮扶残疾人,是全社会的大事。

我们做过一个调查,中国的视障人士已经超过1700万,也就是说,平均不到100个人中就有1位盲人,而每一个盲人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

盲人的文盲率高达43%,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文盲率只有4.08%。可见,对于视障群体而言,修筑“文化盲道”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如何将我们的专业与服务残疾人群体联系起来,发挥专业优势参与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发展?我们带领师生发起了“光明影院”项目。什么是“光明影院”呢?简单说,就是为视障朋友释读电影,我们在电影对白的间隙插入对画面的讲述,生成可复制、可传播的无障碍作品。

昨天,在成都“黑暗中对话”体验,我们也当场播放了这个片段,锦江区残联的工作人员是一位弱视,她看过之后热泪盈眶,为这份公益之心深深感动。

到现在为止,我们的师生团队已经完成了《战狼2》、《建军大业》、《我的战争》、《无问西东》、《大唐玄奘》等30部无障碍电影作品。这其中,既有经典之作,也有最新大片,都是思想性、艺术性、故事性俱佳的正能量好作品。

目前,我们正在做后面的74部作品,明年完成“光明影院”百部工程。104部无障碍作品,全年52个星期,相当于盲人可以一个星期“听”两部电影,这和我们明眼人看电影的频率就差不多了。在今年5月20日全国助残日,我们在北京的社区文化站放映了《战狼2》无障碍电影。半年之后,在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这一天,我们召开了“光明影院”融合创新研讨会,不仅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国盲协、北京残联的领导都来参会,而且全国19个省市的盲校校长、老师和学生也来到了会议现场。

在研讨会上,项目团队捧着30部新鲜出炉的无障碍作品,送给了全国盲校的孩子们,希望通过无障碍作品,让视障人士共享新时代的文化成果。“光明影院”的创作过程,也是教育人、培养人的过程。

一方面是带领学生开展视听实践,提升专业能力。学生为做好一部无障碍电影,至少要以“拉片”的方式仔细研读5遍电影,对几千个电影镜头进行场景分解,再写成几十页、上百页的讲述剧本,然后进棚录音,在对白和音响的间隙,用声音讲述每一个画面信息,最终合成、剪辑、输出,完成一部作品。

另一方面,是要强调社会担当,在专业教育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情怀教育、公益教育、责任教育。新闻工作者要关注时代发展、关心社会民生,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新闻传播教育更要重视“立德树人”,加强专业教育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创造。我们通过“光明影院”,将专业学习与公益服务结合起来,鼓励学以致用、学有所为,教育学生要为国家做一点事情、为社会做一点事情。

以上是我们作为新闻院校坚持主流、不断创新的一些尝试。面对日新月异的媒介环境,主流传播要立足国家战略、服务社会发展,推出精品力作,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新闻院校是主流传播的重要阵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出发,引导年轻一代拥抱新媒体、学习新技术,将开展教学实践与服务战略大局有机结合,探索前沿理念、推出优秀作品,与主流媒体携手共进,做好新时代的可视化传播,用影像谱写洋溢着“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中国篇章。

(编辑:曹琬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