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济泽的新闻教育实践和思想

发布时间:2017-05-05浏览次数:894文章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3、中国新闻教育学会时期(1984年—1992年)

1983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在北京召开新闻教育工作座谈会,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建议组建中国新闻教育学会。1984年,在京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广播学院等7所高校集会商讨筹建学会事项,初步建议由温济泽担任会长。温济泽十分重视学会的筹建工作,向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胡乔木同志汇报了有关情况。经胡乔木同意后,成立大会于1984年11月2日在中南海举行。胡乔木同志出席大会接见了与会代表,并就新时期新闻教育的发展和新闻人才的培养问题发表了题为《新闻要跟上新的信息技术》的讲话,后收入《胡乔木谈新闻出版》一书。他还与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的邓力群同志一起与代表合影留念(本《年鉴》2016年版刊登)。参加成立大会的有来自全国30所高校新闻系的代表。

随后举行的第一届理事会上推荐温济泽任会长,甘惜分、王中等任副会长。温济泽在讲话中对新闻教育学会的工作和办好新时期的新闻教育、培养大批新闻人才提出了希望和要求。1987年10月,学会在成都换届,温济泽继续担任会长,直至1992年在宜昌再次换届,温济泽改任顾问。

新闻教育学会成立以后,多次在桂林、合肥、武汉、成都、兰州、郑州、宜昌等地召开年会。温济泽尽管工作繁忙,年老体弱,但还是多次与会,和中青年教师欢聚一堂,商谈新闻教育的改革问题。在此期间,温济泽在新闻学术性会议和新闻业务刊物上发表了有关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著述,其中有:《中国足彩网:广播学、电视学的几点思考》(1986年)、《纪念我国新闻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创始七十周年》(1988年)、《中国足彩网:新闻学研究的几点意见》(1988年)、《中国足彩网:早期广播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1991年)和《谈谈当代广播电视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1994年)等。

2003年,中国新闻教育学会根据工作管理部门的要求,更名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至今。二、温济泽的新闻教育思想

温济泽根据自己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和新闻教育实践,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新闻教育思想。

1、育人理念:培养合乎时代和人民要求的新闻工作者

贯穿温济泽新闻教育生涯始终的一个根本的教育理念,就是他常常讲的,新闻教育“要培养合乎时代和人民要求的新闻工作者”,“培养适应四化要求的新闻人才”。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合乎时代和人民要求的新闻工作者”,是“适应四化要求的新闻人才”呢?

温济泽认为,这样的人必须德才兼备。

论德,第一,要“坚持向党负责和向人民负责一致性原则”,“既要坚持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把当好党的喉舌,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自己最根本的任务;也要在当好党的喉舌的同时,当好人民的喉舌,报道他们的生活和情绪,及时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呼声”,“成为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的朋友”。第二,要“认清自己所处的时代,认清自己所担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要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第三,要“树立牢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他经常地、反复地用毛泽东1944年在延安时给新闻工作者的一次讲话教育学生:“为人民服务,一定要全心全意,不能半心半意,也不能三心二意”,要把党的新闻事业办好,做好对群众的新闻宣传工作,“必须事事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处处为人民的利益着想”。

论才,要有较高的新闻业务水平和能力。这里,温济泽除强调新闻工作者不仅要熟练掌握和精通新闻采访、调查、写作、语言表达、编辑、排版、播出、摄影、发行等一个新闻从业者应该掌握的各种基础技能外,更强调新闻工作者应该是一个广闻博识的“杂家”。他认为:新闻报道的面极为广泛,因此新闻专业的基础课程也应该包括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课程;文学课不能照中文系那样教,要根据新闻教学的特点教;选修课程面也要广一些。他特别指出:“在当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这两大门类的科学已在广大范围内互相交融,它们之间的界限正在进一步打破,两大门类之间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日益增多和繁荣”,因此,社会科学、新闻系的学生,也“必须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和时代要求,要掌握、了解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包括自然科学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现有不合理的知识结构,打破学科专业的狭隘观念限制,多选修一些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做一个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闻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