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宝贝”去上课——向留学生展示中国文化

发布时间:2015-11-12浏览次数:1138文章来源:校报

文化专题课是上学年为汉教硕士留学生班开的新课。虽说是一门新课,准备工作却做了几年了。四年前,我曾开过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选修课《故宫国宝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陆续充实、扩展,形成了这门现在深受留学生欢迎的中国文化专题课。


看图片和实物“感觉完全不一样”

与一般课不同,中国文化专题课以展示实物为亮点。只要有可能,我都要带上实物作为教具进课堂:讲玉器,带上人们喜爱的玉摆件、挂件;讲瓷器,带上家里收藏的汝瓷、青花瓷的小件器皿;讲书籍,带上仿制的竹简、木简和以各种中国传统样式装帧的样书;讲艺术,带上各式工艺品······时间一长,学生已经习惯了保持一种期待,我一进课堂,他们就用搜寻的目光,注视我手里会有什么新“宝物”出现。

展示真丝彩绘《故宫全景图》

一次,我带着一幅长卷进入教室。留学生凑过来:“老师,今天带来的是什么‘宝贝’?”我特意去洗洗手,一层层地打开包装,然后戴上包装盒里附带的洁白手套:“······帮忙,展开。”不由分说,几个学生争着去洗手,然后,双手垂下,围在长卷前。那情景,有如重要仪式前的“斋戒”。

学生小心翼翼地配合,画卷一点点展开。当长幅画卷从教室的一头铺展到另一头,学生“哇——”了一声,半天没人说话。随着展开的画卷,同学们凝神屏息,默默观看。从他们专注凝重的神情中,可以感受到这幅画卷所具有的“冲击力”。下课后,还有学生不离开教室,走到画幅前细细察看。

我先后在教室里展示过中国名画《清明上河图》、《五牛图》、《故宫全景图》和民俗画《五福图》。学生后来告诉我,有的名画,他们看过图片和介绍,但与看实物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仪式化过程培养亲近感

实物展示是直观教学法的一种,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展品、实物为载体,进行施教的一种方法。它通常与图片法、挂图法等一起,被看成是针对低龄或初级阶段学习者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作为汉语教育硕士班的留学生,早已超过低龄和初级阶段,像这样高级阶段的留学生课堂上需不需要采用实物展示法,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个人觉得,高级阶段的留学生课堂上,同样需要采用实物展示法。尤其是文化类课型。理由如下:

第一,从认知规律上看,成人与低龄儿童固然有不同特点,但依靠感官获取知识,仍是成人与儿童共同的认知途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曾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寓于我们内部的理性的灵魂具有感觉器官,它们好比是使者和侦察员,借助于它们,内部的理性灵魂可以领悟外在的一切事物。”尽管成人理性的领悟能力远远高于低龄儿童,对感官的依赖程度比儿童低,但依赖感官获取知识,仍是成人无法背离的认知途径。就学习语言而言,很多时候人们仍需遵循这一途径。

有人做过研究,图片等作用于感官的直观材料具有双重编码,比字词等单一编码的语言材料更容易记忆。有人还采用眼动技术对不同年级学生篇章阅读进行研究,发现阅读速度和效果,有插图的课文明显优于无插图的课文。既然视觉等感官在学习过程中如此重要,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中就不能无视这一认知规律。实物展示与图片法、挂图法一样,通过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而施教; 又与图片法、挂图法不同,是一种特殊的直观教学法。它调动的不只是学生的视觉,还有听觉、味觉和触觉。实物立体化的展示方式,可以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从现有的教育实践上看,实物展示决不仅是为初级阶段学习者所独享的教学资源,许多专业及研究领域的高级阶段,同样需要这种直观方式。如历史专业、考古专业,美术专业、艺术专业,以及生物、医学专业等的教学过程,都离不开实物。有些专业、领域,甚至越是到高级阶段,越离不开实物。在一些专业中,实物的鉴赏、识别能力还标志着学习者或从业者的专业水准。

第三,从课型的特点看,留学生的文化课,尤其需要实物展示。首先,实物展示可以拉近留学生与中国文化的距离,让留学生对中国文化有一种亲近感,有一种敬意。这一点,不是靠老师说出来,而是靠实物,靠现场感烘托出来。所以,每当展示一样重要的中国文化的实物时,我都有意识地通过一种仪式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这种亲近感。其次,文化课内容的特殊性,适合实物教学方式。文化,有意识层面的东西,也有物质层面的东西。想单刀直入,一下深入到中国文化的意识层面,这对以留学生为教学对象的教师来说,不仅是一件困难的事,更可能是一厢情愿的事。从看得见的实物入手,通过实物,可以先让留学生有了感觉,有了心灵的触动,甚至有了某种震撼。当留学生有了一种强烈的了解中国文化的欲望之后,师生间的课堂互动、融洽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才成为一种可能。


实物展示“相当有难度”

实物展示法看起来直观易行,甚至曾被人误认判“小儿科”,实际上它是一种有相当难度的教学方法。无论是课前的准备阶段,还是课堂的操作阶段,它对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都是不小的考验。

留学生课间观看《清明上河图》

首先,实物的收集与选择就有相当的难度。它需要教师有专业的眼光,投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还需要教师有奉献精神,投入不小的财力。什么样的实物能代表中国文化?哪种实物适合在课堂上展示?都需要认真思考。任何一点随意,都可能导致课堂上的失败。

其次,展示的过程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展示是手段,是方法,不是目的。以实物展示中国文化,是促使留学生从看得见的物质层面,对中国文化进行深入了解。这种课堂是一种“开放”式的课堂,教师既要注意以实物创设思维情境,挖掘留学生的思维潜力,让学生多维度思索,又要注意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确保学生的思维沿着开阔与纵深两个维度展开。这就需要教师除了在课前准备好展示的实物外,还要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什么时候出示实物效果更好?出示实物后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可能会引出哪些相关的话题与讨论?这些,教师都要在课前有预案,以便更好地把控课堂方向。

第三,在展示和介绍中国文化过程中,教师既要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又要本着相互尊重的原则,与学生做对等的双向文化交流。文化课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场所,但是,由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我们必须要注意文化传播的方式与技巧,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心理,避免以强势姿态做单向的文化推广。

第四,注意课堂教学的课外拓展。实物展示是向留学生介绍中国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但无论教师的藏品如何丰富,课堂中所能展示的实物毕竟有限。文化课教学,仅仅依赖课堂的实物展示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文化课教学的课外拓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课外拓展的一种方式,我常把学生引向博物馆。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是我经常向学生推荐的地方。学生们也渐渐喜欢上了这些地方。课上课下,常有学生饶有兴趣地与我谈论这些博物馆的展品与他们参观后的感受。

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实物展示是文化专题课上一种切实有效的教学手段。它不但有助于增强留学生文化课的教学效果,还往往有意想不到的后续张力。对它的采用与研究,值得引起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的重视。

(本文刊登于《中国传媒大学校报》447期8版)